2023年1月3日至4日,工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國棟率隊到云南植物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植藥業)和云南南天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天信息)調研座談,實地考察了云植藥業口罩生產線及抗疫藥品保供生產線的運行情況,親切慰問一線員工,并與云植藥業和南天信息領導班子進行深入交流座談。
王國棟對云植藥業2022年收入突破10億元的歷史性成績,領導干部身先士卒吃住在一線,上下一心做好抗疫藥品保供給予了充分贊許;對南天信息2022年以新增合同為牽引,抓經營、強管理,取得好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針對2023年經濟工作,王國棟強調:
一是深入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重大安排部署。統籌謀劃好2023年工作,一定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安排部署,廓清認識、統一思想。經濟形勢怎么看,經濟問題怎么想,經濟工作怎么干,是開局必須弄清楚的三個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但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以質取勝,以量變的積累實現質變。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上提出了云南“3815”戰略發展目標。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做好2023年經濟工作,要全力以赴穩經濟、增動能、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要抓住事關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主要矛盾和關鍵環節,堅定不移推進市場化、產業化、法治化、生態化、國際化;要壯大“三大經濟”,即壯大資源經濟,壯大口岸經濟,壯大園區經濟。形勢比人強,要順勢而為。省委提出的云南“3815”戰略發展目標,既是從現在展望和謀劃未來的宏大事業,又是從未來審視當前,明確了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干什么、怎么干,我們的歷史責任是什么,如何履職盡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安排部署,是我們抓經濟工作的總指南和總遵循。工投集團上下要主動融入云南“3815”戰略發展目標,深入思考,深入調研,對工投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各所屬企業發展戰略進行再審視、再謀劃、再部署,結合自身實際,貫徹落實省委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
二是抓經濟、謀發展,帶頭在壯大三大經濟中顯身手。工投集團和所屬企業要按照全省“3815”戰略發展目標,完善思路,優化路徑,加快節奏,把壯大“三大經濟”提到更加突出位置,拿出更多具體舉措,壯大園區經濟和資源經濟。要以壯大園區經濟為牽引,一手抓壯大資源經濟一手抓壯大口岸經濟。壯大“三大經濟”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三大經濟”相互關聯,要以抓園區經濟為重點,一手抓資源經濟,一手抓口岸經濟。要發揮園區經濟的引擎作用,口岸經濟的放大作用,資源經濟的催化作用,三者之間不可偏頗。園區經濟是引擎,是載體,是工投集團的三大主業之一,2023年工投集團的重點工作就是著力研究、組織攻關,促成集團園區經濟轉型升級,著力建設新興工業承載地和聚集區,打造工業化發展平臺,為助推云南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壯大資源經濟,要高度重視品牌和渠道建設。優質的產品是品牌建設的前提,做響品牌和做優渠道是鞏固壯大資源經濟的兩大法寶,沒有品牌就沒有高附加值,不把渠道建起來,就會淪為打工者。云植藥業要向云南的煙草行業看齊,聚焦大品種,打造以三七系、燈盞花系及鉑類抗腫瘤藥三大核心系列產品為主,祛濕顆粒、眼膏、大健康等其他產品為輔的“3+X”產品布局,把競爭力建立在銷售環節,優化成本控制,加大品牌建設力度,抓緊注冊商標,不斷消除問題,把品牌、渠道建設起來,切實把生物資源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要打造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鏈中關鍵環節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產業需要一批鏈主企業或產業鏈環節上的關鍵企業。云植藥業要圍繞三七、燈盞花等系列產品,從源頭開始,從原材料入手,把控第一車間和關鍵環節,做實加工、深加工,提高市場話語權和引導力,成為行業頭部企業或產業鏈環節上的關鍵企業。南天信息要鞏固提升金融科技領先地位,深度融入“數字中國”“數字云南”建設,合力打造中國信息產業生態系統,努力成為“數字云南”領軍企業、中國信息產業生態系統一流企業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樞紐的重要建設者。
三是堅持“專精特新”,走內生化高質量發展道路。企業的發展沒有現成答案,更沒有公式,做企業經營管理就好比駕駛一輛通向未來之路上的汽車,沿途充滿不確定性,有多少困難險阻亦不可知,我們不能停下腳步,要掌握好方向盤,用好剎車和油門,控制好節奏。很多案例告訴我們,只有走“專精特新”的工業化路子,企業才能行穩致遠,才能培育和打造核心競爭力?!皩>匦隆泵恳粋€字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秉承專業精神,長期堅持,做到一厘米的寬度,一千米的深度。投資并購固然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方式之一,但實踐證明,抓管理、抓市場,走內生化的發展道路,最可靠、最可行,更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路徑。這是今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也是總結2022年全部工作得出的重要經驗和結論。要以“6個標準”為度量衡,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產品一流,品牌響亮,治理現代,人才濟濟,創新有力,管理有方,是企業高質量發展需具備的六大特質。要系列化打造優質產品,這是一切的基礎和前提;要做響品牌和做優渠道,這是鞏固壯大資源經濟的關鍵;要按照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公司改革和治理;要發揮人才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基礎性、戰略性和決定性作用,搭建引聚平臺,提高“吸引力”;要通過改革創新增強企業的生命力,使企業成為市場發展的領跑者;要依靠科學的管理方式、先進的管理理念、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不斷向市場提供一流的產品。要處理好“3大關系”,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首先,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企業關鍵不在大小,而在質量,各項經營指標要符合高質量發展標準,要認真研究,不斷反思,回歸企業本質,回歸正常邏輯,在安全的前提下,把規模做上去。其次,處理好“快與慢”的關系。企業發展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也要有堅實的基礎,發展太慢不行,發展太快也不行,要辯證處理好企業發展快與慢的關系。再者,處理好“新與舊”的關系。辯證看待新舊賽道問題,處于傳統賽道的企業,持續深耕一個行業或領域,通過不斷的技術迭代升級和創新,同樣可以做出許多新產品、新品牌,邁入高質量發展的軌道,打造出歷久彌新、青春永駐的百年老店。我們一定要保持戰略定力,秉持專業精神,長期堅持走“專精特新”的工業化路子,持續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四是強導向、促保障,做到工作落實落地落細。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把工投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分解到各板塊、各企業,分解到年,逐月、逐周、逐天縮小目標差距,實實在在把任務安排下去,精準施策、推動落實,做到人人有責任、件件有落實,促使工投集團戰略落地發生質的變化;樹牢問題意識,仔細排查企業存在的重大問題、根本性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切實防范好企業發展中的一系列風險問題,把企業帶到安全的地方,安全地把企業發展抓上去;緊盯目標抓工作,按照工投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落實落細集團的安排部署,抓出實績,抓出成效。要強化機制和人才保障,打造高度市場化的工投集團。持續深化改革,扎實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構建和完善市場化體制機制,優化“三下達”制度,打造高度市場化的目標責任及考核分配體系,真正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全面落實外部董事占多數,實現各級權責自負;推進任期制和契約化改革走深走實。健全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引進素質高、能力強、知識廣的專業化人才,進行系統化的培養、歷練,依靠人才構筑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原動力。
王國棟要求,謀劃工作時一定要準確把握、運用好系統思維、戰略思維、底線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五種思維方式,科學謀劃好各項工作,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領導干部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系統謀劃能力。要堅持系統思維,看問題、抓工作、謀發展要將現實、未來緊密聯系起來,要和周邊的各項因素聯系起來,把方方面面能考慮的事情都考慮到位,用聯系、系統的觀點看待問題,要想得到也要看得準;要堅持戰略思維,善于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高瞻遠矚、統攬全局;要堅持底線思維,凡事要有最后托底的籌劃,從壞處準備,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牢牢把握主動權;要堅持辯證思維,善于分析矛盾,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辯證處理好各種關系;要堅持創新思維,善于因時制宜、知難而進、開拓創新。
工投集團副總裁徐俊祥,工投集團總裁助理、戰略發展部部長雷堅,辦公室(董事會辦公室)、戰略發展部、生物醫藥部、信息技術部負責人參加調研。